李书芳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 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主要业绩:
本人作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鸿运国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组组长,参与医联体建设及健康扶贫工作。多次组织医疗领域专家深入老少边穷地区现场考察,开展医疗服务,先后召开咨询座谈会上百余场次。 近年每年筹办并主持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组年会,和本领域的多位医学专家共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新进展,策划在人类健康领域的新应用,每次会议线上及线下人数均在数百人以上。
在用科技手段支持国家疫情防控方面,疫情期间提交北京市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申请书一份,与北医三院,306医院联合开发的手持式应急超声诊断系统得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示范应用。
在维稳及电磁安全保障的学术创新方面,紧密围绕国家网络电磁安全,天地一体化网络,5G通信及射频芯片研究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攻关,提出电磁频谱认知及干扰压制理论与方法;提出微弱多普勒频移信号检测与特征提取方法,解决了强噪声干条件下的弱信号提取问题;首次提出高速飞行器散射信号在频率域、空间域的多域特征建模和参数分析方法,为民航客机由于地面电磁干扰导致的降落安全隐患分析提供理论支持;首次提出多元数据融合的干扰源定位理论,克服了前期定位理论未考虑实际场景中的噪声、测量误差、多径反射等因素导致的定位精度低等问题,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及相关专利数百篇以上。
在医学交叉领域的学术创新方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联合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脏磁共振(CMR)影像自动分割软件”,该软件填补国内同类临床软件的空白,首次将处理一例病人数据的时间从20至30分钟缩短至数十秒,有效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看病难,有效缩短患者放射科预约挂号难,患者检查平均需要等待半个月之久的难题。借助相关软件可以有效推动CMR的高效精准诊断,提高整体心脏疾病救治水平,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保障做出更大贡献。
个人荣誉方面,本人于1999年获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主持完成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线电设备自动检测平台”项目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际知名学术会议CROWNCOM最佳论文奖等荣誉
|